经济运行稳步回升主要指标较好增长——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单位: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1-02-01 08:08 访问量: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好增长。全市19项主要指标中,16项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其中15项增幅居全省前7位。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2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6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快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606.6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824.2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4:35.8:50.8调整为14.3:36.3:49.4。
    (一)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增长态势持续向好
    工业生产加快恢复。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增幅较上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快于全省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多数行业实现正增长。34个行业大类中,20个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增长面达58.8%,较前三季度提高8.8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拉动作用较强。十大主要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1.3倍、25.0%、10.4%、25.1%和8.2%,以上5个行业合计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8.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07.8%。
    服务业复苏态势显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8%,比上半年加快2.7个百分点。多数服务业行业稳步回升。20项涉及服务业增加值核算的基础指标中,18项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90%,14项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各行业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3%、9.5%、2.1%,分别比上半年加快1.2个、2.3个、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1-11月实现营业收入36.3亿元,增长24.8%,高于全省1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9%,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6.2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20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4.3亿元,增长2.2%,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稳定在69亿斤以上。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254.6万吨,下降1.6%;小麦产量72.2万吨,增长3.9%;蔬菜产量127.8万吨,增长4.9%。肉类总产31.2万吨,下降1.3 %。生猪产能较快恢复。2020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30.5万头,增长24.8%。
    (二)投资领域快速回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投资和项目建设较快增长。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增速快于全省3.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第三产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9%,占全部投资比重达74.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8.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降幅收窄。全市工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2.9个百分点。技改投资较快增长。2020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1.9%,增速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12.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从项目建设看,大项目“质、量”齐升。2020年,全市5000万元及以上施工项目605个,较上年增加114个,完成投资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持续回暖。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5.0亿元,增长2.6 %,比上半年加快6.8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发展持续好转。2020年,全市商品零售增长3.6%,比上半年加快6.3个百分点;餐饮费收入下降4.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9个百分点。从限上商业来看,2020年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49.3亿元,增长3.6%,比上半年提升9.4个百分点。多数商品门类消费持续回升。全市限上单位在统的21个零售商品门类中,13个门类零售额实现正增长,比上半年增加5个,17个门类增速较上半年回升。691家限额以上企业中,60.9%的企业销售额营业额实现正增长,较上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三)发展动能不断壮大,新增长点有效发力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3万户,由上半年的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4.6%。从道路运输情况看,2020年全市道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3.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货运周转量增长4.6%,比上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9.4亿元,同比增长33.4%。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9541.4万件,同比增长40.5%;业务收入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27.9%。
    新兴产业快速增长。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20.7%,增速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19.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7.1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产业分别增长55.3%、31.3%、56.6%、368.9%。全市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5%,增长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19.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增长9.3个百分点。高新技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为31.4%,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
    新增长点作用突出。2020年,新增1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60.7%,拉动全市增长8.2个百分点;新增58家建筑业企业,合计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4.8个百分点;新增167家规模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6.8亿元,增长62.2%,拉动全市增长2.7个百分点;新增5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增长26.9%,拉动全市增长7.2个百分点。从新兴业态看,全市限上批发零售业通过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11.2亿元,同比增长8.0%,高于全部限上零售额增速4.4个百分点。
    (四)质量效益不断改善,居民增收步伐加快
    企业效益逐步向好。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6%,居全省第3位,增幅较1-6月提高5.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30.6%,居全省第1位,增幅较1-6月提高22.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收窄。2020年,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5.4%,较1-6月缩小4.8个百分点。工业产销水平逐渐提高。全市工业品产销率97.4%,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6%,较1-6月提高1.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步恢复。2020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231.4亿元,同比增长5.1%,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提高14.9个、11.6个和8.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达13.9%,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从分月数据来看,12月当月财政收入增长67.9%,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从分级次情况看,中央级收入82.1亿元,增长0.7%;地方级收入132.9亿元,增长5.3%。税收收入190.4亿元,增长2.6%,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2.3%。
    居民增收持续加快。2020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57元,增长7.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47元,增长5.9%,较上半年提升2.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49元,增长9.1%,较上半年提升2.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2:1,同比缩小0.0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增长基础仍不牢固。一是增长主要依靠少数大企业拉动。从规模工业来看,2020年,占比70.7%的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2.6%,低于大型企业增速19.6个百分点。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合计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4%,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1-11月,规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1.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
    (二)高质量发展步伐仍需加快。一是投资活力不强。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4%,低于全部项目投资增速14.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9.0%,较上年同期下降8.8个百分点。二是结构优化不快。全市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21.8%,远低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4%,占全省的2.6%,占比在全省仅居第13位。
    (三)消费市场潜力仍需激活。2020年,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虽然比上半年明显提升,但仍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其中占比达21.7%的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3.8%,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负增长0.9个百分点。从批零住餐四行业看,2020年,四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增速分别为2.9%、3.3%、-8.5%、-4.6%,虽然较上半年均有明显提升,但批发、零售业速度偏低,住宿、餐饮业仍处于负增长区间,对全年经济恢复性增长影响明显。
    总体上看,2020年全市上下承受住了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经济运行呈现较好的回升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成绩来之不易。但同时要看到,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及影响仍在持续,我市各领域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