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印发六安市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交通局发布时间:2020-12-30 10:21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六政办秘〔2020158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1230日     

  

六安市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皖发〔20209号)、《交通运输部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安徽开展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交规划函〔2020697号)要求,更好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入持续增长,高铁里程、公路里程、路网密度、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等关键指标中,多项跻身全省前列,作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作用凸显,全市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基于交通发展现状和优势,我市成功入选交通强国试点单位,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交旅融合,促进大别山区旅游发展”“交通先行,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科技引领,打造智慧交通建设样板”三个试点任务实施。

二、总体要求

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由部门推进向政府统筹协调实施转变。

坚持政府主导、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工作原则,推进不同交通方式相融合、不同职能部门相协同、不同区域规划相协调,形成共同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合力。在促进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综合交通一体化枢纽、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强化现代综合交通治理能力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一批能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成果和经验,为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当好先行者。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牢牢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六安特色与优势,打造一批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试点项目,拟通过 1-2 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用3-5 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和交通行业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二)具体目标

1.交旅融合发展全省领先。通过新改建连通主要旅游景点的铁路、公路项目,以及对既有交通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建成以“旅游快速路”“旅游风景道”“旅游集散地”为代表的交旅融合示范项目,形成一套具有六安特色的交旅融合建设的体制机制,交旅融合发展达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水平。

2.助力乡村振兴先行先试。通过区域对外联通通道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构建内联外畅的骨架网、方便快捷的循环网、畅安舒美的通行网、通村畅乡的公交网,建设一批“幸福小康路”“特色产业路”“美丽乡村路”等品质示范路,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形成一批支撑“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3.智慧交通应用转型升级。以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科技治超和综合执法系统、“互联网+”等为突破点,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智慧交通项目,打造一批行业标杆工程,不断推进我市交通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体系科技化。建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具有推广价值的智慧交通科技应用技术体系。

四、试点任务

(一)交旅融合,促进大别山区旅游发展试点

试点基础: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境内有5A景区2家、4A景区24家,3A景区18家,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交通+旅游”公路建设,建成了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山湖旅游大道、环万佛湖旅游公路、金寨红岭公路、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等一批旅游公路,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经典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了以高铁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道省道为支撑、以高密度农村公路网络为循环的外通内畅交通运输格局,基本实现了3A及以上景区通三级公路,4A以上景区通二级公路的目标,为我市交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试点内容:

1.建设“快进”交通网。以提升外通内畅的骨架路网为主抓手,以建设快速直通的航空路线为补充,推进北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六安至安庆高铁、合新六城际铁路、合六市域铁路、宣商高速公路六安段、沪蓉高速公路天堂寨支线等项目建设,推进金寨支线机场、金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建成德上高速公路六安段、合六叶高速公路六安段、合霍阜高速公路六安段,实现大别山与黄山、九华山、巢湖等省内外重点旅游景点之间的快速连接。加强干线公路与通景区公路建设,建成天堂寨至陡沙河扶贫绿色公路、金寨高铁站至鲜花岭、小南京至汤家汇红色旅游公路等项目,推进霍山至英山一级公路建设,进一步形成完善的“快进”交通网络。(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

2.建设“慢游”循环网。推进旅游绿道、慢行系统及公路沿线设施建设,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丰富旅游产品。实施大别山旅游风景道、环万佛湖旅游公路、山湖大道等项目旅游功能提升工程,打造淠史杭横排头水利枢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天堂寨、万佛湖、佛子岭、铜锣寨、白马尖、城东湖、城西湖等主要景区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依托现有农村公路网,开发人行步道、骑行道、景区绿道、城乡慢游观光线路,因地制宜推进露营基地、康养度假区、自驾车和房车营地、公路服务区、驿站、观景平台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慢游”循环网品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市文旅局)

3.完善交旅融合配套设施。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旅游集散中心规划建设,按照“零换乘”的标准,推进六安火车站、六安高铁北站、金寨高铁站、霍山高铁站和舒城高铁站等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围绕“一谷一带”“一岭一库”绿色发展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鲜花小镇、温泉小镇等特色小镇品质,全力提升大别山旅游风景道、山湖大道、九十里山水画廊、金寨红岭公路等旅游公路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旅游厕所、停靠站、停车场、维修点、加气站、充电桩和休憩小区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国省干线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合理增加旅游商品展销、旅游景观展示、旅游信息发布、旅游咨询服务等功能。完善旅游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加强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建设,提高旅游交通导引、导航、导识水平。持续实施旅游公路临水、临崖、陡坡、急弯路段安保工程,保障旅游通行安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市文旅局)

4.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在巩固提升霍山县、金寨县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服务水平的同时,推进舒城县和金安区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外联内畅、路景融合、全域一体、生态共建”的思路,打造交旅融合精品线路,打造旅游风景路线,建设一批“美丽公路”。大力发展“交通+红色旅游”“交通+生态旅游”“交通+特色农业”“交通+康养小镇”等绿色经济,利用公路沿线大力发展农家乐、农村客栈、候鸟式公寓等特色产业。强化通景区干线公路和景区环线公路沿线的环境整治美化,实现乡村风景与道路景观的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金寨县人民政府、霍山县人民政府、舒城县人民政府、金安区人民政府、裕安区人民政府,市文旅局)

5.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运用,实现交通和旅游信息共享共管,利用交旅大数据和5G技术,加强以诚信体系建设为核心和以安全运行为前提的交通新业态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增强交通保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以机场、火车站、公路客运枢纽等综合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为重点,推进交通枢纽“运游一体化”和直达公交建设,开通一批连接3A级以上景区的旅游专线和旅游直通车。鼓励支持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互联网+交通”新业态规范发展。鼓励发展汽车租赁服务,支持在城乡节点和交通枢纽合理规划布局汽车租赁点,推动实现一地租车、异地还车。(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市文旅局)

预期成果:

2022年,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六安至安庆高铁、合新六城际铁路、宣商高速公路六安段等重点项目,实现4A级以上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3A级景区通三级以上公路。

2025年,在建成以上项目的基础上,推进金寨支线机场和金安通用机场、天堂寨至陡沙河等绿色公路为代表的交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实现“快进、慢游”目标。旅游服务和安全保障设施进一步完善,通往3A级以上景区的旅游公交专线进一步满足游客需求,交旅融合发展达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水平。

(二)交通先行,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试点

试点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市持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交通服务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内畅外联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农村公路总里程21639公里,名列全省第一,农村公路通畅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公路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公路路长制和乡村道专管员制度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和人员支出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完成交通综合执法改革,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有效保护,公路好路率保持高位稳定。全市7个县区130个乡镇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并向建制村延伸,建成了县级物流中心、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村级综合运输服务点三级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试点内容:加强交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公路服务水平,为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1.推进骨架公路快速化,构建内畅外联的骨架路网。继续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提升,建成S244罗岗至分路口段、S325长集至马头段、合六南通道、天堂寨至陡沙河扶贫绿色公路、S242农科所至闫店段和彭塔至临淮岗产业路,开工建设金舒大道(G237金安马头至舒城万佛湖段)、S331S447古碑至大湾段、S324霍邱段等重点项目;将中心城区通往高速道口的主要通道、中心城区到县城(重点乡镇)的主要通道、市县城区过境道路纳入快速路规划。开展G312皖西大道交叉口至六安西道口段快速路建设试点,进一步提升公路通行效率。(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局)

2.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品质化,构建方便快捷的循环路网。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总要求,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实施20户以下自然村通水泥路,并向进村入户倾斜,建设里程约3000公里;结合县、乡道升级改造,实施一批旅游路、产业路和建制村通双车道路项目,建设里程约3000公里,建设标准不低于三级公路技术标准,道路排水、安防工程和绿化等工程实行“三同时”。充分发掘公路沿线地方特色文化,开展红色旅游路、历史文化路、生态文明路等各具特色的美丽公路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提升公路品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局)

3.推进农村公路管养标准化,保障路网安全畅通。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管养市场化运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长制、乡村道专管员制度的运行、考核机制,建立结合工作实效和考核结果拨付养护补助资金和乡村道专管员工资的制度;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养护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推进农村公路灾毁保险覆盖率达100%;持续实施养护水平提升工程,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约300座,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000公里,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局)

4.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提升客货运输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市县乡村四级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扩大城市公交覆盖面,优化公交班次、线路和停靠点,在全省率先实现设区的市域内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公交,建成全域公交网络体系。总结推广“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站场运营模式,全面整合交通、邮政、快递、物流、电商、代销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村级综合运输服务点的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推广县级配送中心、乡镇物流站、村级物流点三级站点配送集约化和农村货运班线等服务模式,积极推广“公交帮您带”服务方式,建设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运输服务信息化,促进城乡物流互通共享发展。(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

预期成果:

2022年,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农村公路路长制、乡村道专管员制度机制健全、运行高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农村公路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7%,中等以上农村公路占比不低于90%,城乡公交运行、三级物流网络运行体制机制建立健全。

2025年底,至少新增2个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所有县进入省级示范县行列,创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公路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乡乡二级路、通村双车道”(部分临水临崖路段除外)的目标。全市快速便捷的对外通道、顺畅方便的区域骨架路网、畅通安全的微循环路网、安全舒适的公交网及全域覆盖的物流网全面建成,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水平大幅提升,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交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三)科技引领,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应用转型升级试点

试点基础:近年来,我市紧密结合交通运输发展需求,注重科技引领,积极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符合国家信息安全要求的集约化数据机房,通信网络实现上通下达,市县信息化系统快速发展。初步建立了道路运输信息化机制,12328交通运输监督服务热线运行规范有效。公共交通信息化提供优质乘车服务,新增、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100%,智能公交系统投入运行。联网治超促进治超迈上了新台阶,推广应用行政执法公开系统,执法案件办结率提高至96%以上,执法效率提高150%,科技治超水平全省领先,更加有效地打击超限运输违法行为。

试点内容:

1.建成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按照53159”架构运行,即“5”个应用端(需求端、司机端、企业端、监管端、运营端)、“3”个中心(安全监测调度中心、运营呼叫中心、数据资源管理中心)、“1”套大数据仓库、“5”套保障体系(运营管理体系、信息数据交换体系、数据质量标准体系、资源目录管理体系和运行监测服务体系)和“9”大管理平台(综合客运出行管理平台、综合货运匹配管理平台、农村电商交易管理平台、交通信用管理平台、交通应急处置调度平台、交通一卡通支付管理平台、第三方安全监测管理平台、运营服务管理平台和综合交通决策分析平台)。最终建设成一张网、一个平台,一套服务体系,通过移动互联网融合线上信息服务和线下运输服务,向农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出行服务和高效经济物流服务的综合性运输信息服务。(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扶贫局、市邮政管理局)

2.建成交通运输数据中心(TOCC)。推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智慧交通发展,依托部省两级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实现跨省、跨区域之间数据共享,通过市政府电子政务云平台实现市本级跨部门数据共享。按需接入整合运管、行政执法、安全监管等业务数据,对接公交、公路、高速公路等运行数据和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执行数据,完成TOCC的软件平台构建。平台架构为“1+5+1”,包含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1”个中心,交通运行综合监测平台、交通行业监管分析平台、路长制管理服务平台、交通辅助决策支持平台、交通应急协调平台“5”个综合应用子平台,交通信息便民服务“1”个服务平台,实现系统运行平衡,数据调取高效,服务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大幅提升。(市交通局、市数管局)

3.建成“互联网+”交通安全教育平台。平台集监控、学习、考试、行业管理功能为一体,通过“互联网+”的运用促进企业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提升交通企业管理人员素质。通过车载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终端实施监控,保障车辆在运营中7x24小时监控,在出现车辆超速、驾驶员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时,能够在事前事中进行及时提醒预警,事后得到处置,实现有效遏制道路运输违法行为的目的,最大程度地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为客运、货运、维修、驾校、车站等运输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及从业人员打造远程网络教育平台,根据平台监控到的驾乘人行为调取相应的培训考试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市数管局)

4.建成科技治超和综合执法系统。全面开展公路货车超限不停车检测系统布局规划,在国省干线公路范围内全面建成非现场执法卡点。整合源头、卡点、站点、车辆、道路运政及公安交警等信息资源,建立多点采集、在线联动、实时追踪、全域管控、闭环处理、失信惩戒一体化的交通运输非现场执法综合治理体系。通过综合执法系统建设,打造出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治超信息系统,全面提升科技治超能力。(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市数管局)

5.拓展5G、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实施重点区域5G网络优质覆盖工程,对火车站、公交站、汽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等重点区域,加快5G网络部署,实现5G连片优质覆盖。探索基于公交站、非现场执法点等路侧设施的智能基站系统的推广应用。(市经信局、市交通局、市数管局)

预期成果:

2022年,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公路、水路、运输、执法等领域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实现优化整合,建成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市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建成较为完善的行业互联网监管体系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体系,支撑行业智慧决策、精准治理、便捷服务;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网络和信息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控。

2025年,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各业务领域应用更加广泛,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与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程度显著提升,基本建立特色突出、覆盖全面、结构合理、衔接配套、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研发机制,有力支撑六安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按照任务分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统筹建立统计监测、绩效管理和调度考核机制,共同推动试点工程建设。

(二)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县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以县区政府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市级交通主管部门统筹推进交通项目实施,对县区项目实施情况给予指导督导,并进行考评;自然资源部门要优先保障交通强国项目建设用地;其它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建设给予支持指导,并优先安排项目审批。建立市、县两级交通强国建设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加强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合力推进交通强国项目顺利实施。

(三)强化要素保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给予审批;统筹处理好新增交通基础设施与现有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重要通道、重大设施和重大项目的空间预控,规划战略性空间储备用地,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统筹考虑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生态红线管控要求。

(四)强化资金保障。强化财政资金保障,深化交通行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解决建设资金问题。2021-2025年,市政府设立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建设以奖代补资金1亿元(每年2000万元)。普通国省公路建设依照“市县(区)共建,分级负责”的原则推进,对建设项目投资实行除国省补助外,市县3:7、市区7:3比例分担。农村公路按照市级统筹,县级实施的原则推进。县区财政按照不低于“县道10000/公里、乡道5000/公里、村道3000/公里”的标准筹集养护资金,市本级对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试点工作设立5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每年1000万元)。鼓励各县区打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开发、扶贫移民、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美丽乡村、林区道路、涉农资金(财政扶贫)等资金支持交通强国项目建设。

(五)强化督查考核。市交通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照目标任务和完成情况,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督查考核;2023年开展一次中期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试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2026年开展验收。市级以奖代补资金每年结合考核结果进行分配。

(六)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宣传引导,选树先进典型。围绕我市交通建设成就和在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撑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情况,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宣传工作推进先进典型、成功经验和试点成效,全面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交通强国工作的浓厚氛围。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