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六安市2017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来源单位:六安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8-08-27 19:35 访问量:

 

——201888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上

 六安市财政局局长  汪  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常委会报告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7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决算情况较好。根据预算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全市财政收入1841100万元,为预算的110.71%,增长20.1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7855万元,为预算的113%,增长14.78%。加税收返还和上级各项补助收入227698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27088万元、上年结余385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3222万元、调入资金244435万元,收入总量为4303438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53587万元,为预算的99.9%,增长9.77%;加上解上级支出685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8246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256832万元,支出总量为4299738万元。收支相抵余额3700万元,全部结转下年。

上述决算数,与今年年初向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比,收入数字无变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53587万元,主要是决算期间上下级财政结算形成。

2、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市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6770万元,为预算的112.15%,增长7.65%;加税收返还和各项补助收入51159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2591万元、上年结余370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5000万元、调入资金64166万元,收入总量1123827万元。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8617万元,为预算的99.6%,增长14.65%;加上解上级支出-14262万元(下级上解收入与上解上级支出对冲后)、债务还本支出43097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162675万元,支出总量为1120127万元。收支相抵结余3700万元,全部结转下年。

2017年初市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234770万元,2017年预算安排使用185000万元,加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回的财政存量以及当年预算结余调入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2675万元、预算周转金调入1040万元,2017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213485万元。

2017年初市直预算周转金余额1040万元,2017年未安排使用,已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17年,市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4035万元(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安排的经费),较上年减少164万元,下降4%。

3.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开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866万元,为预算的128.2%,增长45.15%;加上级补助收入1409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0229万元、上年结余92万元、调入资金48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00万元,收入总量为116762万元。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960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25.49%;加上解上级支出2432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980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677万元,支出总量为116762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无结余。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201032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7303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32488万元、上年结余57225万元,收入总量为2863777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426841万元,加债务还本支出192362万元、调出资金145576万元,支出总量为2764779万元。收支相抵余额98998万元,全部结转下年。

2017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03141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3793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与补助下级支出对冲后)、债务转贷收入181160万元、上年结余53373万元,收入总量为699737万元。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97020万元,加债务还本支出37832万元、调出资金6811万元,支出总量为641663万元。收支相抵余额58074万元,全部结转下年。其中单项政府性基金结转规模超过其当年收入30%部分27106万元,已按规定于2018年初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17年,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7552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981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452万元、上年结余80万元,收入总量为145901万元。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3317万元,加债务还本支出2506万元,支出总量为145823万元。收支相抵余额78万元,全部结转下年。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784万元,加上年结余4116万元,收入总量为13900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91万元,加调出资金1067万元,支出总量1558万元。收支相抵余额12342万元,全部结转下年。

2017年,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142万元,加上年结余4116万元,收入总量为13258万元。市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1万元,加调出资金1000万元,支出总量1061万元。收支相抵余额12197万元,全部结转下年。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保险费收入457620万元,加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投资收益、下级上解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等,收入总量为2091089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待遇支出754769万元,加转移支出、其他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等,支出总量为1168218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922871万元。    市直社会保险基金保险费收入102598万元,加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投资收益、下级上解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等,收入总量为1030251万元。市直社会保险待遇支出97392万元,加转移支出、其他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等,支出总量为643536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386715万元。

(五)市本级预算调整及执行情况

2017年,受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变化影响,按照预算法规定,市本级办理了两次预算调整。

1.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调减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18万元,调增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5554万元;调减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18万元,调增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5554万元,其中,调增“土地开发支出”115828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支出”19726万元。

2.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调增六安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6000万元,调增六安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6000万元,用于小庙市场棚改、六和城等项目拆迁补偿、土地收储、土地报批、智能装备产业园、现代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支出。

(六)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情况

2017年,省对市级税收返还67675万元,较上年增加25373万元,增长59.98%;市级办理对四区税收返还27777万元,较上年增加9301万元,增长50.34%;主要是营改增后增值税实行“五五分享”税收返还增加。

2017年,省对市级转移支付1089028万元,较上年增加215191万元,增长24.63%。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64972万元,增加162347万元,增长32.3%,主要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收入和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增加;专项转移支付424056万元,增加52844万元,增长14.24%,主要是住房保障转移支付增加。市级办理对四区转移支付617332万元,较上年增加40018万元,增长6.9%。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325584万元,减少14267万元,下降4.2%,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2017年改由市级统筹造成;专项转移支付291748万元,增加54285万元,增长22.86%,主要是节能环保、农林水、住房保障等补助支出增加。

(七)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1.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

2017年底,全市政府性债务余额3835488万元,债务率54.62%,低于警戒线45.38个百分点。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455056万元,占债务总额的90.01%;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75780万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304652万元。

2017年底,市直政府性债务余额1375230万元,债务率65.43%,低于警戒线34.57个百分点。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160069万元,占债务总额的84.35%;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19135万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196026万元。

2.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情况

省政府核定我市2017年政府债务限额3863670万元,全市2017年底实际政府债务余额3455056万元,较核定限额低408614万元。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市直2017年政府债务限额1227763万元,市直2017年底实际政府债务余额1160069万元,较核定限额低67694万元。

二、聚焦重大政策落实,提升预算执行绩效

2017年,我们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认真做好主要支出政策落实工作,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保护以及脱贫攻坚等方面,有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全市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政府投资基金、工业发展、科技创新驱动等专项资金21.4亿元,支持“三重一创”建设、“三去一降一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进一步促进新动能培育和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续贷过桥资金使用效率,全年共为319户企业续贷过桥21.6亿元,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压力。稳步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2017年全市PPP项目总投资额328.42亿元、落地项目20个、落地项目投资额190.62亿元。市财政安排11.8亿元,支持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市财政筹集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69.73亿元,加快中心城区提质扩容,支持实施中心城区畅通工程、治污工程、活水增绿工程、安居工程等六大类82个重点工程,主要项目包括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佛子岭路改造、寿春西路桥建设等。

二是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全市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7.4亿元,增长11.2%,全部用于县区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十大脱贫攻坚工程。2017年我市累计在442个贫困村、18.55万贫困户中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28.07万个,建成并网村级光伏电站148个、户用光伏电站35404个,县乡村三级实施畅通工程2933.99公里,易地扶贫搬迁3626户12843人,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11494户。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投入资金6.44亿元,启动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完成15条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任务。投入资金6.5亿元,支持47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118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3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1.28万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0个。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1.94亿元,实施项目843个。

三是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投入资金7.99亿元,改善795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惠及城乡学生48.6万人次;投入资金4.4亿元,全面落实中高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全市投入资金2.48亿元,支持152家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17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2个。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000元调至每人每年3800元,集中、分散五保供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100元、380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5元提高到50元。投入资金1.47亿元,落实“351”“180”医疗保障政策。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统筹资金41.69亿元,实施货币化方式安置6514户,面积52.11万㎡,市本级货币化安置率为80%以上。

四是着力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市投入资金27.82亿元,全力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率81.4%,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其中:投入资金2亿元,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投入资金16.53亿元,支持“一谷一带”建设;投入资金1.17亿元,支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投入资金1.35亿元,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投入资金1.59亿元,支持增绿增效工程建设;兑现奖补资金0.45亿元,支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三、强化财政管理,有效落实市人大决议

2017年2月,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17年市本级预算草案,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一年来,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决议要求。

一是加强财源建设,积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执行省市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减免各类税费36.5亿元,增长17.74%。安排“三重一创”、工业发展、节能减排、中心城区企业退城进园等专项资金12.1亿元,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安排2亿元充实市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推进“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截至2017年末为101户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10.2亿元。安排市级PPP项目专项资金1亿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体育馆等5个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排政府投资基金7.5亿元,已出资2.7亿元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子基金4支、规模7.7亿元,通过市场化运作的股权投资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二是优化收支结构,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不断提高征管水平和质量,预算执行情况良好。2017年全市地方级收入完成112.7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3.22亿元,占地方级收入的比重为74%,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5.36亿元,其中民生支出315.0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83.93%,年度民生工程任务圆满完成,在全省民生工程考核中位居第一方阵。严格落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要求,2017年市直“三公”经费较上年下降4%。扩大预算评审范围,对市直36个重点项目和5家部门整体支出预算进行公开评审。探索建立项目支出定额体系,市直单位选择信息化建设、农业产业化等149个项目制定了支出定额标准。建立项目安排与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结转结余等挂钩制度,相应核减2018年单位预算5.49亿元。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健全动态管理和定期清理机制,2017年市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6.6亿元。

三是完善预算管理,不断提升依法理财水平。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大政府预算统筹力度,将地方教育附加等19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亿元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财政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同步提高到26%。连续四年提前启动预算编制,推进预算编制实化细化;全面完成2018—2020年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工作;市直82家部门提前公开了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完善市直选派帮扶和挂职干部、单位扶贫、创建工作、因实施“放管服”改革收费减少单位经费缺口等财政保障政策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政策。规范市对县区转移支付管理,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国库集中支付流程,适度扩大财政授权支付范围,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进一步强化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

四是强化债务管理,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及时编制市直新增政府债务预算调整方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批。2017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345.51亿元,较省核定政府债务限额低40.86亿元。2017年全市申请省代理发行政府债券95.96亿元,其中:置换债券47.22亿元,年节约融资成本支出约2亿元。出台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健全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组织政府性债务投资项目资产清查登记,及时公开政府债务信息,开展不规范融资担保行为、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行为清理规范工作,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加快存量政府债务置换工作,督促债务单位与债权人提前协商签订置换协议,确保2018年8月底前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全部置换完毕,进一步降低政府债务成本。

四、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2017年预算执行效果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部分项目预算安排不够科学,政府和市场、市级和县区之间的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部分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年初预算到位率有待提高;部分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较慢,财政支出效益不能及时发挥;少数单位预决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造成预决算差异。我们对此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和分析,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努力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划清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按照“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的原则,着力理清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属于市的责任由市承担,属于县区的责任由县区承担,属于市与县区共同责任按照一定比例承担。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原则上对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政府要逐步退出,根据市政府工作重点整合相关专项,对保留的竞争性财政专项逐渐改变投入方式,主要采取基金等市场化方式运作。

二是进一步改进预算编制管理。指导部门单位加强项目谋划,规范市级部门预算项目库建设,严格项目入库把关,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在保障运行维护合理需要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加强项目支出预算公开评审,推动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项目库动态管理,确保项目支出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

三是进一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每月分部门、分重点项目通报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建立挂钩机制,将部门预算执行进度与用款指标、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相挂钩,对支出进度快的预算单位在预算安排予以优先保障,对支出进度慢的预算单位相应减少预算安排。加强部门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符合存量资金管理规定的,由市财政清理收回。

四是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逐步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坚持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挂钩,对上年结转资金较大、审计发现问题较多的部门单位,加大预算资金扣减力度。改进绩效评价方式方法,健全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积极构建绩效管理考核、激励和问责机制,推进绩效信息公开。

五是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按照市人大批复的预算项目和金额执行支出预算,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无大事要事急事不追加预算,增强预算约束刚性。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重点加强三公经费支付、公务卡支付、政府采购支付等监控,防范资金支付风险。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高度重视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有力促进了财政稳健运行。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扎实做好财政预算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