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篇
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拼搏,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向上向前的良好态势,六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31.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4%;2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5.5%;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稳步推进“双碳”工作,预计可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年度目标。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出行城市。
幸福指数不断提升。预计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8.5%。大力实施50项民生实事和“暖民心”行动,财政民生支出52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7%。完善“民声呼应”工作机制,办结群众诉求83.1万件。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着力推动科教兴市,创新引领步伐加快。持续推进“双倍增”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7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78家。强化校企合作,实施项目115项。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应流霍山铸造公司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认定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企业研发中心4个。加强人才培育,新增技能、专技人才5万人;新增博士后工作站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创新开展“政录企用”,招录238名高校毕业生到企工作。推行“人才政策60条”,兑现人才补贴3.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105.1亿元、增长7.9%。新建、改扩建公办园27个,增加学位7710个。规范发展民办义务教育,获评全省工作成效突出市。成立3个市直学校办学集团,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建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4个。市老年大学新校区建成使用。
着力统筹城乡建设,功能品质持续提升。编制完成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本建成“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6个老城区片区更新项目完成投资9.8亿元,改造老旧小区55个。持续完善城市功能,皋街、文庙锦成里等7个项目建成运营。实施城市绿化提升行动,新增绿化面积106.5公顷。完成交通投资111.4亿元、居全省第3,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59.5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548.5公里,G237金舒大道一期建成通车。金安通用机场航站区主体工程完工。完成水利投资62.1亿元、居全省第2,投资40亿元的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城南水环境治理工程竣工,舒城七门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祉切实增进。创新推出“惠商纾困贷”,实施“鸿雁回归”工程,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现场评估。持续推进“千县工程”,实现三级医院县级全覆盖。突出文化惠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4.5万场。赓续公园建成开园,举办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纪念大会、第六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迁建项目(一期)竣工。举办六安马拉松、市第九届龙舟赛、江淮果岭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夯实养老服务基础,新增村级养老服务站185个、老年食堂(助餐点)229个。强化社会救助,支出保障金19.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4.9万人。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16496套,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835套。
着力守牢安全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创新开展“生命至上‘六个一’”平安行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居全省前列。信访总量批次、人次双下降,“无事找书记”做法被《焦点访谈》报道。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保交楼”工作有序推进。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强化科普工作,金寨县、裕安区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对台、统计、气象、档案、地震、供销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年、老龄、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进步。